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聚焦产业“四地”建设,突出人才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人才发展方向,有效驱动农牧业转型发展。
辨证论治,集聚优秀人才。紧紧围绕枸杞、藜麦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柔性引进技能服务型人才6名、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团队3个。紧盯果蔬种植、畜禽养殖等基础产业发展,培养“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类精英人才21人,推荐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1名。全覆盖选聘44名大学生到村任职,39人被列为村“两委”换届重点人选,为农牧业发展集聚优秀人才。
对症施方,推进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团队+产业链合作+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深化与省内外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服务活动,开展种植耐盐碱油菜良种选育试验田12亩、筛选参试耐盐碱作物品系3个、培育防治枸杞蔬菜等病虫害微生物菌5吨、示范推广100亩微生物菌防治田。
重点调配,激发发展动能。发挥致富能人、技能人才等优势,释放“一村一支柱”特色产业带动效能,红柳村农家餐饮服务中心等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顺利投产落地。“康普”“杞盛”“亿林”等8家涉农企业入选“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品名录,有效提升农畜产品输出能力。
(胡启龙)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