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战下,中美双方都宣布对原产于两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125%。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在当年中国进口商品总额占有显著比重,而关税的提升,除了直接影响半导体行业进出口生意,还会影响产业的市场格局吗?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指出,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还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分析指出,我国对集成电路的原产地是由封测厂决定。 也就是说,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改变之前,如果美国芯片公司把在该国制造(流片)的芯片运到第三国(比如马来西亚)封装,那么就能免于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所加征的关税。
“我们都知道,集成电路制造分为三个核心环节:设计→流片(制造)→封装测试,根据海关规则,若流片环节导致前四位HS编码改变[例如从半导体材料(HS 8541)变为集成电路(HS 8542)],则流片地(如中国台湾、韩国等)被认定为原产地,即使后续封装测试在其他地区(如中国大陆)完成。”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表示,这一规则实质上将集成电路的“国籍”绑定在制造环节,凸显了半导体产业链中晶圆厂(Foundry)的地缘政治重要性。
记者还注意到,在4月11日就有不少用户在小红书上抱怨,当天现货暂停报价了。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一家芯片报关公司的负责人面对芯片原产地认定新规时表示:“现在没有人敢报价,货在天上飘,落地的时候市场可能是另外的价格了。”
“现在比较混乱。”一名芯片代理商告诉记者,面对关税风暴,这段时间像德州仪器(TI)这样的美系芯片厂商都没有报价。此外,还有消息显示,4月11日当天华强北都在调价,对外不报价。
有分析指出,“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对芯片分销商来说是巨大挑战,同一品牌芯片可能因产地不同面临不同关税。
而那些在美国晶圆厂流片、制造芯片较多的企业,比如德州仪器、ADI、英特尔、美光等IDM模式的厂商预计受到直接关税影响。不过,考虑到英伟达、AMD、高通、联发科都是在台积电流片,芯片的原产地认定为中国台湾,进口商采购时不用考虑关税的加征。
所以,“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可大致看做对模拟芯片影响较大,数字(逻辑)芯片几乎不受影响。“整体对我们没什么影响,我们作为企业会继续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国内一家车规级芯片厂商如此表示,他们的芯片由台积电代工。
受消息面刺激,4月11日模拟芯片厂商和相关晶圆代工厂都大幅上涨,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富满微涨停,杰华特上涨16.34%,卓胜微上涨13.65%,晶圆代工厂华虹公司上涨19.75%。
需要指出的是,受影响程度也要看具体公司的产能情况。以英特尔为例,英特尔的晶圆厂主要分布在美国、爱尔兰、以色列,三地可以进行协调,影响相对可控。而德州仪器的晶圆厂核心的产能集中在美国,将在中国市场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德州仪器当日股价下跌7.61%,创下2024年以来新低。
此前,花旗在针对国产模拟芯片的一份研报中指出,随着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增加,部分公司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德州仪器在中国的成本优势将基本被消除。预计中国模拟芯片供应商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6%—8%(领先供应商仅约1%市场份额),这为进一步本土化提供了充足空间。”花旗称。
半导体资深观察人士王如晨表示,“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一种反击。“尤其针对那些在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公司的美国分公司工厂流片的产品,追溯流片与生产环节,这类产品就得适应中国的关税政策。背后就是半导体制造业供应链的竞争。”他举例称,一个任何国家的芯片设计企业在台积电美国工厂流片,转运到马来西亚、菲律宾、以色列、越南、印度来完成封装,想借第三国逃避高关税,以后就躲不过了。
同时,也对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形成一种压制,尤其是台积电美国的工厂。“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台积电美国厂,尤其是未来高端工艺的产品。不过,现在它的美国厂也没真正规模量产;英特尔自己的代工也没起来,x86的量一般;三星美国厂产能也一般。新规定对美国半导体制造就会带来压力。短期英特尔承压,长期对台积电美国投资布局有更大压力。”王如晨如此分析。
在回答外媒“美方称对华145%关税”的提问时,外交部发言人给出了“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的回应。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多变关税政策,外界反应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签字的速度。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