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局——当代七人展”在石家庄开展
墨色生万象 丹青映时代

4月8日,观众在观看“墨局——当代七人展”展出作品。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摄
4月8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市美术馆展厅,仿佛置身于一个墨色氤氲的艺术世界,一幅幅画风各异的水墨人物画映入眼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晓辉的作品《马头琴声》尺幅巨大,人物众多,形象塑造朴实生动,既体现了深厚的笔墨和造型功夫,又彰显出强烈的现代意识。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曹宝泉的作品《大地铁——早高峰》组画,以浓重的笔墨形式和夸张的人物造型,表达了一种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情景,具有震撼的视觉张力……
当天,“墨局——当代七人展”开幕式在石家庄市美术馆举办,该展览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石家庄市美术馆与《中国民族美术》杂志社主办,汇聚了袁武、殷会利、曹宝泉、王颖生、王晓辉、刘佳、秦嗣德等来自全国多地的七位画家近年来精心创作的百余件佳作。
“此次参展的这幅《马头琴声》是我在内蒙古创作的,将草原元素融入水墨语言,把蒙古族长调的韵律转化为水墨线条的流动,马头琴的琴弦以金箔点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王晓辉介绍。
同样是水墨人物画,七位画家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他们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清或浑地在笔下的人物形象上恣意戏墨,充分彰显了画家的艺术敏感和颖悟。他们在继承传统水墨艺术精髓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艺术的多种元素与技法,创作出了这些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水墨作品。
“人物画特别是水墨人物画,既要考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观照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的不断变化,关注复杂的人性规律。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引发更多的思考与交流。”曹宝泉说。作为河北籍画家,在家乡举办画展让他感触颇深,“河北具有独特的人文气质和地域情怀,希望通过此次在石家庄举办展览,各位艺术家进一步体验丰厚的燕赵文化,这对我们今后的艺术探索将产生深刻影响。”
观展过程中,河北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蒋世国不时驻足欣赏,并与学生们认真探讨。“这次画展的作品不是对自然场景的照搬和描摹,而是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述。吸引观众走进画中,与创作者共同解读。”
据悉,此次参展的七位艺术家均为专业美术院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分别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等不同单位,他们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本次展览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水墨教学与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此次参展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着画家对生活的感受,有温度有高度,并通过笔墨语言生发出来,充满视觉的张力和冲击力。”中国美协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祁海峰说,“这些作品将会对河北水墨画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为河北画家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启迪。”
“此次展览打破了我对传统水墨画的刻板印象。艺术家们用现代视角重构笔墨,为传统注入了活力。比如河北籍画家曹宝泉老师的作品让我看到水墨的‘呼吸感’,墨色流动间仿佛能听见城市的喧嚣。”来自石家庄的美术爱好者刘欣悦对记者说。
据介绍,“墨局——当代七人展”此前已在呼和浩特、贵阳、深圳等地展出,石家庄站为全国巡展的第十站,七位艺术家在每一站展出的作品都有所不同。“该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动态性’。每到一地,我们会根据当地地域文化的不同来调整和创作作品。这种‘在地性’创作,也让我们的水墨创作更好地贴近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王晓辉说。(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