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幕下,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灯光璀璨,多维光影交织,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现代美学色彩,随着开放日的临近,安岳将再添文化新地标。

4月11日,记者提前探访了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在A馆石刻文化展示馆,文物专家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展陈内容的优化升级工作;B馆石刻沉浸式体验馆的技术人员则在反复论证设备联调方案,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同时,讲解员们也在熟悉串词文稿,为即将到来的开放日做着准备。
A馆展厅面积985平方米,顶部投影灯将石刻发展历史映射在地面,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展厅内,3D打印的石窟模型与LED数字展示屏交替陈列,通过旋转式展陈布局,生动展现了石刻的起源、传承和价值。数字展示屏上的触摸式交互系统,让参观者能够轻松了解石刻的美学魅力。

穿过刻有鎏金经文的崖壁走廊,记者来到B馆石刻沉浸式体验馆。B馆面积达1211平方米,这里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将安岳石窟的卧佛院、华严洞、毗卢洞等数十处国宝级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时光回溯”体感系统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石刻艺术的千年沧桑演变。360度环幕上,唐宋匠人开凿石窟的场景栩栩如生。

在裸眼3D体验区,记者戴上特制脑机设备后,脑海中的佛像瞬间具象化展现在3D屏幕上,实现了脑机互动。据了解,开放后还将推出“数字古人”互动项目,游客可通过手机扫码上传自身图片,AI识别后将其形象融入“安岳县貌图”中,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此外,触觉反馈装置也让记者印象深刻,手持凿刻工具轻触投影中的石块,深藏崖壁的石刻造像便跃然眼前。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开放,将与实体石窟景区形成“虚实互补”的文旅新格局,为千年石刻的保护与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据悉,具体开放日期及参观须知预计将于5月通过官方渠道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