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贵州枫源永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鸡舍里热闹非凡,首批肉鸡顺利出栏。工人们忙碌地将一只只膘肥体壮的麻黄肉鸡装车,准备发往销售地。

工作人员正在装车 。
此次出栏的鸡苗约5万羽,经过4个月的精心饲养,各项数据十分亮眼,均重达5.66公斤、平均上市率达95.44%、一级品率达98.69%,只毛利达5.4元,预计纯利润可达17万元。
贵州枫源永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站街镇枫渔社区、龙源村共同出资成立的“1+1”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清镇市首个跨村联营的村集体经济公司。其中枫渔社区占股26.01%,龙源村占股24.99%、村干部占股29%、养殖户占股20%。由龙源村提供集体土地12亩,枫渔社区投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284万元,共同建设了5000平方米生态环控鸡舍。
“龙源村出场地,枫渔社区出资金,取长补短,珠联璧合,这不仅是两村的合作,更是乡村振兴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站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曾志君如是评价。这种跨村联营模式,打破了传统村域界限,整合了资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枫渔社区村集体鸡舍鸟瞰图,陈晓岚 摄
该鸡舍采用“企业+农户”肉鸡代养模式,与清镇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企业托底+农户代养”的创新合作机制,由温氏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回收,村集体公司提供鸡舍并对肉鸡进行“代养”,无需承担市场风险,肉鸡出栏后,根据肉鸡均重、上市率、存活率等数据进行评估,每只鸡可获得4元-6元的代养费,实现了养殖风险可控、农户收益稳定的双赢局面。
按照每年可出栏三批次肉鸡计算,该公司一年的养鸡纯利润预计可达51万元。其中村集体可获得“集体金”25.81万元,其中包括鸡舍租金10万元,及股比分红15.81万元;养殖户可获得“技术金”16.2万元,其中包括薪酬10万元,股比分红6.2万元。村集体将把总收益的40%作为脱贫户“普惠金”及优秀学子、产业发展奖励金发放,总计约10万元。

工作人员正在捉鸡 。
在站街镇,像这样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并非个例。在广袤的田野间,高乐、莲花等9个村集体养殖场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生态鸡舍,正以每年132万羽的出栏量释放产业动能。据最新统计,这些村集体鸡舍年创收超700万元,创造产值突破6亿元。
“站”在新起点,站街镇已吹响产业升级号角。2025年,站街镇将持续打造平堡村、林歹村、龙源村三处生态肉鸡养殖基地,新建生态鸡舍1.4万平方米,新增产能42万羽。届时全镇肉鸡年出栏量将突破1200万羽,将占清镇市3300万羽总产能的36.4%,成为清镇市肉鸡品牌的重要支撑极。
通讯员 张仁杰
编辑 刘晓丽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