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杨柳科普】肥胖型糖友更要做好运动管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2:07:00    

全球肥胖人口已突破10亿,中国成人肥胖率高达9%,超重人群占比41%。肥胖不仅使体型发生改变,更是一种以脂肪组织异常积累为核心的慢性疾病,涉及激素失衡、代谢紊乱等多重机制,而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占比也在逐日增加。

运动管理作为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血糖、改善身体机能、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运动管理不仅能帮助减轻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规律运动可降血糖

52岁的张先生是一名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身高172厘米,体重达83千克,腰围更是高达100厘米,BMI(身体质量指数)为28.1。2型糖尿病病史3年的时间,张先生用了很多降糖药,但是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所以近3个多月,他在原有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饮食并坚持每天三餐后快走30分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他的空腹血糖就从9.2毫摩尔/升降至6.8毫摩尔/升,腰围减少了4厘米,体重也下降了5千克。

规律运动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0.5%~0.7%,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并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研究表明,运动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1.促进葡萄糖利用。肌肉收缩可直接摄取血糖,减少胰岛素依赖。2.改善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脂肪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

三项运动结合效果佳

看到了张先生运动后如此可喜的变化,那糖友们应该如何合理运动呢?

有氧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3~5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且运动间隔不超过两天。每次持续至少10分钟,每天累计30~60分钟,每周总运动时间应达到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较大强度)。运动强度方面,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相当于50%~70%的最大心率或3~5代谢当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相当于70%~85%的最大心率或6~8代谢当量,如快速骑车、做有氧健身操等。其中步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形式,推荐患者每天步行不少于6000步,步频60~90步/分钟,尽量达到100步/分钟。

阻抗训练 建议每周进行2~3天阻抗运动。初学者可从轻负荷,如20%~40%一次最大重复阻力开始,逐渐增加负荷和组数。经验丰富的患者则可将负荷适当增加至60%~80%。运动包括使用哑铃、杠铃、弹力带等器械进行的力量训练,以及自身的体重作为阻力的俯卧撑、深蹲等练习。

柔韧性和平衡训练 推荐长期久坐或老年患者每周进行至少2~3天平衡及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形式,以及简单的伸展运动。目前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久坐行为的管理愈加重视,建议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患者,每30分钟进行一次任何强度的活动以中断久坐。

运动期间应合理调药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运动、饮食和减重的综合疗法。运动类型方面,推荐有氧运动和阻抗训练相结合,同时避免高爆发力的运动。如游泳、骑车等,这些运动对关节的压力较小,适合肥胖患者,能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另外,肥胖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每周应完成5~7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隔天进行1次阻抗运动,每次10~20分钟,减重速度以每个月减少2~4千克为宜。

在运动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运动量,合理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例如,在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以及胰岛促泌剂时,应根据血糖水平和运动量调整药物剂量,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由于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例如,GLP-1受体激动剂等具有减重获益的降糖药物,与运动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改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和体重控制。

但糖友们在运动的时候,以下注意事项需要谨记:1.避免空腹运动。尤其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建议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2.循序渐进。初始阶段从每天10分钟快走开始,逐渐增加强度。3.如果目前血糖>6.7毫摩尔/升或有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未控制血压(>160/100毫米汞柱)等情况,患者需暂停运动。

运动管理是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肥胖的糖友们,合理的运动计划不仅能帮助减轻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施运动管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并发症等,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并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和监测。同时,运动管理应与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相关文章

  • 【杨柳科普】肥胖型糖友更要做好运动管理

    全球肥胖人口已突破10亿,中国成人肥胖率高达9%,超重人群占比41%。肥胖不仅使体型发生改变,更是一种以脂肪组织异常积累为核心的慢性疾病,涉及激素失衡、代谢紊乱等多重机制,而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占比也在逐日增加。运动管理作为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血糖、改善身体机能、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

    2025-04-07 22:07:00
  • 减重手术有效吗?医生提醒4类人群不适合做

    “这是你第二次做减重手术,这次务必要注意控制饮食,不能再随意吃零食了!”3月19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外科病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智飞正在与一位即将做减重手术的患者谈话。此前,该患者通过减重手术、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将体重从200多公斤减到100公斤,但后来因车祸受伤,卧床期间他的体重又反弹至180

    2025-04-07 15:44:00
  • 小胖墩查出糖尿病!上海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34%,真正问诊者并不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专门用7 分钟谈体重管理,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上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样呈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比例已经超过四成,其中儿童青少年的超重

    2025-04-07 07:02:00
  • “一束光照了进来……”75岁胰腺癌患者亲述治疗经历

    2024年9月,75岁的陶先生因罹患胰腺恶性肿瘤,在上海华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傅德良教授团队的治疗下,成功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并历经半年化疗后重获新生。这段与病魔抗争的历程,让他深切感受到“大医精诚”的力量。近日,陶先生通过一封感谢信,向静宝讲述了自己的就医故事,以及对医生的感谢。上下滑动,查看感谢信内

    2025-04-05 20:30:00
  • 小小“青团”竟能把人送进医院?这些人群需警惕

    今天(4月4日)是清明节祭祖、踏青、品寒食是清明传统民俗作为清明节的代表性食物青团成为不少人近期餐桌上的“顶流”芒果味、抹茶味、“蜂蜜燕麦”、“鲜花牛奶”……五花八门的青团让人食欲大开然而,近日杭州的沈女士(化名)却因吃青团把自己吃进了医院“狂炫”各种口味青团女子确诊急性胰腺炎清明节前,杭州萧山的沈

    2025-04-04 1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