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代客祭扫”也能安放得下追思之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51:00    

□舒东旭 王灏然 张文妍 米玛拉珍(湖南大学)

3月25日,长沙市文明办、民政局又联合发布了《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鼓励市民通过“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绿色方式寄托哀思,减少聚集。“代客祭扫”这一名词又火了起来。(央广网)

其实这一名词也不新鲜,早在2007年,上海福寿园为了方便海外华侨和腿脚不便的老人,就推出了“代客祭扫”项目。2010年以来,武汉、昆明、广州、长沙等城市也陆续开展了代客服务。

至于“代客祭扫”是在外游子的无奈之举,还是纵容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人们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网络“代客祭扫”服务的出现,巧妙解决了人们因距离时间问题无法亲自返乡祭扫的问题,只需花费100到1000元不等,商家就会提供擦拭墓碑、代读家书等项目,并且能做到全程录像。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种方式极大地便利了在外务工和海外同胞,是缅怀逝者的新兴方式,为传统祭扫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有人认为“代客祭扫”纵容了形式主义之风,在此类服务中,祭扫者与先人并无情感联系,仅仅是按照不同价位满足委托人的要求完成一系列动作,在和用户沟通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一些商家为了利益,雇佣不专业的群众演员等现象,各地消协与警方都曾发布消费提示称,近年来代客扫墓、代烧纸钱甚至代哭等祭扫服务存在随意报价却不去扫墓、通过直播转切镜头欺骗消费者等情形。

笔者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祭扫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中的祭扫强调的是亲身参与和家族传承,人们安土重迁,祭扫也相对方便,而“代客祭扫”可以看作是传统祭扫方式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创新和补充,是现代社会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的产物。

虽然“代客祭扫”的兴起可能会对传统的家庭文化和亲情纽带造成一定的冲击,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代客祭扫”这种行为,只要求“代客祭扫”的服务提供者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代客祭扫”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关怀,符合基本的道德要求。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在清明时节祭奠祖先、扫墓献花的传统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在这个特殊节日,亲自致祭自然很好。如果因各种缘由无法亲自祭奠,能够请人替我们拭去墓碑上的灰尘,摆上新鲜的鲜花和贡品,遥表一份心意,也未尝不可。清明追祭,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我们内心对亲人的深切追思与悼念是否得以安放。

相关文章

  • 长三角铁路今预计发送300万人次,加大对重点时段和热门方向的运力投放

    旅客在南京南站有序出行。 魏宁波 图清明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4月5日,清明假期进入第二天。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当天预计发送旅客300万人次。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运行图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时段和热门方向的运力投放,计划增开北京、南昌、广州、武

    2025-04-05 13:18:00
  • 字节跳动,凌晨突发声明!

    4月5日凌晨,字节跳动发布公告称,字节跳动公司尚在与美政府商谈之中,未达成任何协议,双方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仍存分歧。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任何协议均须经有关审查程序。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签署行政令,再次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特朗普表示,其政府一直

    2025-04-05 11:02:00
  • 清明习俗隐藏山东基因:柳枝竟是古代“空气净化器”?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万物复苏。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不仅有对先人的追思,还有充满生机的民俗游艺活动。踏青、插柳、放风筝……清明这些习俗,有的是源自山东,有的和山东先贤有关,山东含量99%!插柳·1500年前的山东人便有记载早在1500年前的《齐民要术》中,山东人贾思勰便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2025-04-05 10:38:00
  • 城事|清明航空出行热:国内及出入境客流双旺

    【来源:上观新闻】2025年4月4日,上海两大机场迎来清明假日出行高峰。当日,国内航线执行航班约1.2万班次,国内航线民航旅客量预计超14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7%。4月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迎来清明小假期节前出行高峰,旅游、祭扫、探亲、商务等人群叠加,全天航班上座率创近期新高。“我们这几年都是清明假

    2025-04-05 01:28:00
  • 北方气温即将“火箭式”蹿升

    今天进入清明节气。常年清明节气期间,天气向暖,全国平均气温升至10℃以上,春季的范围也继续快速向北推进。目前,春季的前沿东段已经推进到燕山脚下,华北、黄淮总体入春也早于常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西北、东北更多地方将开启入春进程。未来10天,回暖依旧是大势所趋,不过受冷空气和阴雨天气影响,气温仍有波动起

    2025-04-04 2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