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北之肾”白洋淀畔的生态“哨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24:00    

春日清晨,“华北之肾”白洋淀水面泛起粼粼波光,芦苇荡中鸟鸣声此起彼伏。此间布设的43座“数字瞭望塔”正日夜守护着白洋淀的生态安全,它们被称为白洋淀畔的生态“哨兵”。

  “数字瞭望塔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通信铁塔。”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河北雄安分公司行业拓展部主管张楠解释道,白洋淀内9处鸟类核心栖息地均已布置此类铁塔,除提供基础通信服务,这些铁塔还配备了多个点位的高清摄像头。

  张楠称,自2023年起,他们和安新县自然资源局开展项目合作,建立白洋淀鸟类智慧监测系统。依托塔上的高清摄像头,实现对淀区内珍稀鸟类的监控,并且及时发现、制止试图进入鸟类栖息地的船只和人员。

  监测系统大屏前,张楠一边介绍一边通过电脑操作监测系统画面,只见画面从高空点位逐渐贴近水面,鸟类追逐嬉水、入水捕鱼等画面清晰可见。

  “这些摄像头布置点位高低错落,既有40米高的观鸟云台,也有贴近水面的低角度看鸟摄像头。同时配合有中长焦距镜头和激光补光技术,也就是说即使是夜晚或者大雾天气,也可以清晰捕捉鸟类的每个细微动作。”张楠说。

  据中国铁塔河北雄安分公司行业拓展部负责人陈卓介绍,白洋淀鸟类智慧监测系统运用“AI+大数据”进行了针对性的鸟类模型训练,从而实现鸟类的智能识别,并以此构建白洋淀鸟类数据库。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现场通过监测系统画面可以看到,在抓拍到鸟类后,系统会自动进行鸟类物种识别、目标标注、鸟类数量统计分析。

3月26日,工作人员展示近期白洋淀鸟类智慧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画面。 赵丹媚 摄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跟踪并发现青头潜鸭活动踪迹数百次,同时还记录了白鹭、夜鹭、水稚等鸟类从筑巢至幼雏离巢的完整繁育过程,对鸟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陈卓称。

  据介绍,“点多面广、站高望远”的通信铁塔不仅可以用于鸟类监测,还承载着林草防火、河湖治理等不同功能。

  “现在我们在河湖智能监控系统中植入AI视觉算法,对垃圾漂浮物等多种生态隐患启动全天监测机制,用科技守护白洋淀的健康。”中国铁塔河北雄安分公司总监武靖恺表示。

  武靖恺介绍,该公司不仅利用高点视频监控优势为白洋淀生态保护区织就全域感知的“高空慧眼”网络,同时创新打造“塔巢一体”无人机智能基站,将通信铁塔升级为无人机机巢,构筑“智慧哨兵”立体防控体系。

  “通信塔结合低空预警探测系统,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生态安全治理效能,同时也是服务新区低空经济发展,推动新区构建空天地一体、通导遥融合、宽窄带结合的空天产业体系。”武靖恺表示。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 “95后”叶紫薇,破格晋升

    4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发文称,博士毕业入职不到3年的“95后”叶紫薇,通过战略性人才职称评审学校提名制度这一超常规方式,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教授。文中提到,29岁的叶紫薇2022年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叶紫薇牵挂着中国“三农”问题,怀抱学以致用的理想,从大洋彼岸学成归

    2025-04-04 21:50:00
  • 气象与消防联手 加强灾害事故抢险救援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记者4日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围绕灾害防范、应急响应、联合救援、共同建设等联合建立应急救援联勤工作机制,提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综合能力。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联动救援机制,带动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

    2025-04-04 19:12:00
  • 驻马店市第二十八小学举行“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主题演讲朗诵比赛

    全媒体记者 吕曙光 朱丽娟 闫路莉 胡昕4月3日下午,驻马店市第二十八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新时代好少年“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朗诵比赛。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该校参加比赛的3至6年级的班级,共精心准备了32个参赛作品,其中包括《雷锋的星链在闪光》《美丽中国

    2025-04-04 09:46:00
  • 美终止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严重关切、坚决反对

    4月2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政府宣布将于5月2日终止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美国这一行为,粗暴破坏了中美正常贸易秩序,严重影响了全球产业合作,极大损害了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消费者权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广大轻工企业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

    2025-04-04 09:15:00
  • 相隔四个世纪——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

    图①: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供图图②: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局部)。资料图片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绘画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信息、精湛绝伦的绘画技艺,让几百年来不计

    2025-04-04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