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起,包头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实施“四大举措”,高效完成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申报工作,成功组织申报涉及绿色低碳、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的8个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项目,为打造“包头标准”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施策构建申报矩阵。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将标准体系申报作为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根据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技术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等需求,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精心绘制申报路线图,确保申报工作靶向发力。
多维联动激发申报活力。包头市市场监管局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广泛开展政策宣贯。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平台及时发布申报指南;线下,积极开展“标准化进园区入企业”活动,组织行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召开申报动员会,邀请标准化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全方位提升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和参与热情。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策略,对标准化基础较好的龙头企业,指导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构建系统性标准体系;对中小微企业,组织标准化服务机构提供“一对一”贴心帮扶,协助完成标准框架设计、关键技术指标提炼等工作。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项。
严格把关确保申报质量。建立“企业自审+部门初审”两级审核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对申报材料从“形式+技术”双维度严格审查。申报材料需经内部技术团队审核后提交;市市场监管局对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初审,重点审查标准体系结构的科学性、技术指标的适用性,确保申报项目“技术过硬、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
标杆引领培育特色样本。包头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包头市天佑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我市渔业生态保护和黄河鲤鱼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依托现代设施渔业和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逐步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规范,形成相互支撑、紧密联系的成套标准综合体系,实现黄河鲤产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将智能化管理等创新实践转化为标准规范。
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跟踪申报项目进展,推动标准体系落地实施,并以此为契机,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更多“包头标准体系”迈向“自治区标准体系”乃至“国家标准体系”,为服务“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贡献包头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