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面锦旗背后的执行“破冰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0:54:00    

“这是被执行人送过来的,‘秉公办事一身正气,廉洁高效倾心为民’;这是申请执行人送的,‘正义之光照心田,司法温情暖人间’。”

1月里寒风大作,六盘水中院执行法官李金华的心却温暖腾腾。她正在拆开最近收到的三面锦旗。

“还有这面,‘勤政高效,最美法官’。她说我是‘最美法官’,这个我喜欢。”李金华笑了,像个孩子,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屋里。

这三面锦旗,来自刚执行完的一起复杂案件。锦旗无声,却道尽人心。

翻看着,李金华脑海里浮现起几个月前的场面,当事人各执一词的吵闹声仿佛仍在耳边回响。

申请执行人是三位浙江商人,2017年年初与被执行人在六盘水合作经营煤矿,2018年底撤资退出。围绕煤矿经营中的责任归属和债务分担,双方官司打了多年。2023年终审判决生效。2024年4月,李金华接手该起执行案。

接案那天,李金华心里并不轻松。

六盘水是座资源型工业城市,被誉为“江南煤都”。煤炭产业是当地经济的命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关联就业人数众多,产业链条环环相扣。

这个执行案子,牵一发动全身。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还可能让矿工的工资无着落,波及当地营商环境。

“这个案子必须妥善处理、顺利执行!”李金华暗下决心。

接手案子的第一天,李金华就被系统里众多的材料震住了,仅案件卷宗就有537页。她逐页翻阅,一遍不够就两遍三遍,把每份判决书、投资合作协议、银行流水、来往函件都逐一核对。反复阅读之后,她皱起了眉头——这个案子的执行难点远超预期。

“这是一起横跨多年的‘剪不断理还乱’,桩桩件件结下的‘梁子’成为了该执行案的‘绊子’,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更多诉讼。”

这起执行案实际是多个纠纷的“交汇点”。被执行人范某某拒绝支付执行款,理由是三位申请执行人早年借了他68万,本息至今未付;山西某公司交的200万项目保证金,至今没有说法;更麻烦的是,合作期间的煤矿建设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还没完全结清;就连案外人杨某某也牵涉其中,125万的工程款仍无着落……

每挖开一层,就有新的矛盾冒出来。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事实争议横生枝节,这不仅是一起强制执行案,更像是一张多线交织的利益网。

“有没有可能一揽子解决?”梳理完复杂的案件脉络后,执行法官李金华脑海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带着卷宗,辗转奔走于盘州、贵阳、六盘水,逐一核实双方合作的往来细节。从“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的办案理念出发,她意识到,这场执行僵局背后,其实是当事人之间多年来交织不清的利益纠葛。要解开执行的死结,首先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他们经营煤矿时找我借过钱,打了借条,说好利息,但我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拿到!”面对李金华的走访,被执行人范某某忍不住倒起了苦水。

这笔68万余元的借款发生在2018年3月,三名申请执行人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向范某某借的,但利息计算只是口头约定。申请执行人未否定口头约定过利息,但对利息怎么计算,双方争执不休。

事实不清,分歧难解。李金华一边翻阅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一边搜索类似判例反复研究。查阅法律规定后,她告诉双方,对于口头约定不明且事后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利息,应结合双方的资金往来、交易习惯和市场利率来确定。

考虑到申请执行人在外省,被执行人在盘州,来回奔波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增加不必要的对抗情绪。李金华干脆从六盘水赶到贵阳,直接召集双方代理律师,一起翻看2018年以来的LPR利率,一笔笔算清本息。电话沟通、逐项确认,整整折腾了一天,这笔“糊涂账”终于对清了。双方最终同意以本息合计款项100万元直接抵销本案执行债权。

“同样的话要说三遍。”回忆起这场“拉锯式”调解,李金华笑着说,“但只要案结事了,啰嗦点也值。”

账算清了,另一个“老大难”又冒了出来——涉及两笔案外人的财产清偿。

“他们收了山西一家公司的项目保证金,200万的票据是以煤矿的名义开具的,现在是我经营煤矿,这笔账是不是也要算到我头上?”被执行人范某某的担忧并非多余。

调查后,李金华发现,这笔200万元的保证金,确实是当年申请执行人经营煤矿时收取的,后续追责的不确定性,让范某某格外担心。

“关键人找不到,不等于内部责任不清。”经过多轮沟通,最后明确这200万元以后如果与煤矿发生纠纷了,最终由申请执行人承担。

此外,还有一笔申请执行人欠煤矿建设投资人杨某某的125万元工程款,杨某某一直未起诉。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如果不一揽子解决,执行到哪一步都会卡住。”李金华思虑再三,决定将这笔债务一并纳入协调范围。当着申请执行人的面,她郑重表态:“被执行人优先支付杨某某的款项,再支付你们的执行款,整个过程杨某某和他的合伙人都要到场,大家当面说清楚,有意见吗?”

一揽子方案逐渐成形,但范某某还有顾虑?

“煤矿的电力建设工程还没完工,承包方是他们找来的,如果我先把钱付了,后续工程质量谁来保证?万一他们不把钱付给承包方,工人来闹怎么办?”范某某的这番话,让执行再次陷入僵局。

李金华查清事实后耐心劝说:“你不拿钱出来,他们确实付不了款,你先支付大部分款项,剩下的作为质量保证金,等工程验收合格再支付。不仅涉及双方利益,还有第三方,问题我来协调解决。”

一番苦口婆心,范某某终于松口,筹措了300万元先行打入法院执行账户。检索到申请执行人在其他法院还有3件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未了,为避免节外生枝,李金华与相关法院协调,直接向相关法院转账支付清偿执行款项。她还通过执行系统,主动查询到申请执行人在另一基层法院作为被执行人的2件执行案件已经“终本”结案,推动恢复执行,最终实现全案清偿。

“当事人信不信你,关键就在这个‘公’字。”李金华说,每一笔都是千头万绪,但捋顺了,就能‘顺藤摸瓜’,一桩一桩地解决。”

执行工作的难点,不仅在于案件本身的复杂,也在于如何让被执行人真正信任司法、主动履行。

“我名下的房产你们尽量处置吧,煤矿现在经营困难,已经拖欠工人工资三个月了,实在拿不出现金。”被执行人范某某主动提出处理房产来抵债。这一刻,李金华知道,之前所有的沟通、协调和释法明理,终于换来了信任。

但问题远没有解决。

范某某名下的四处房产,分别是云南曲靖的一套别墅和贵阳观山湖区的三个门面——如何变现,说到底是一场“精准算账”。价格定高了,流拍风险陡增,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得不到保障;价格压低了,又损害被执行人利益,引发新的执行信访。

为了摸清楼市行情,李金华专程跑了一趟曲靖,逐一走访房产中介,实地查看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甚至连附近的菜市场、学校、人流量都一一掌握,硬是把一个“外地房”,摸得像自家小区一样熟。

司法评估后,这处房产以极低的降价幅度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并在二拍时成功成交。

本以为房子卖了,执行进度就能轻松推进,没想到交接时又出了意外——买受人林女士在办理过户手续时一度卡住。

“李法官,这可怎么办啊?”林女士焦急的模样,李金华记忆犹新。

“我来帮你。”一周后,李金华再次从六盘水赶到曲靖,带着林女士一起到房管部门、不动产登记中心细细询问过户事宜、操作流程,又到当地法院咨询处理程序,再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办理,终于为林女士成功办理过户。

“李法官,今天办完手续了,我是真没想到你能为我做这么多份外的事,专门跑了两趟曲靖,大热天的连我买的矿泉水也不肯喝一口。”想起林女士的话,李金华心里只觉欣慰,“她还说要专门来六盘水给我送一面锦旗,被我拒绝了。”

几天后,李金华还是收到了一份快递,是一面绣着“勤政高效 最美法官”的锦旗。

而在其后,因被执行人贵阳三处房产流拍,李金华心生一计。

“刚好是三处,面积和价格出入都不大,你们三个申请执行人刚好每人一处。并且是在商贸城里面,将来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经多次沟通,三位申请执行人“领”着李金华的建议,来到贵阳对商铺进行实地考察,也接受了李金华以物抵债的建议。

2024年11月27日,一场跨越千里包含多起纠纷的执行和解协议在贵阳签署。

从新疆赶来的杨某某的合伙人李某某、从温州赶来的两位申请执行人、从四川赶来的一位申请执行人、从盘州赶来的杨某某、在贵阳的两位代理律师,还有被执行人,齐聚一堂,签下覆盖所有矛盾纠纷的执行和解协议。案外人杨某某当场拿到了第一期款项25万元。

“本以为这笔钱非打官司不可,没想到跑一趟签个字就解决了,李法官,真的谢谢你!”杨某某激动地说。

“李法官你放心,只要钱到位,我们合伙人之间不会再扯皮。”李某某如是说。

申请执行人说,解决了这么多事,他们已经和李金华逐渐建立起信任。

一次和解,解开多道心结,这让李金华笑逐颜开。

“执行过程不能单纯地为了结案而结案,还要有延伸性思维,看到执行背后的关联纠纷,能一并解决的就一次性化解,为当事人减轻诉累。”她说,这也是她坚持“一揽子解纷”思路的初衷。

走出和解现场时,夜幕已沉,寒风扑面。李金华长舒了一口气。接手这起执行案时,正值春暖花开,而如今已是满地秋叶。

历时八个月,这个案子也终于结出了“果实”。

“执行工作即要有雷霆手段,也要春风化雨。”李金华说,执行案件不仅要实现质量、效率、效果的同步提升,还要在司法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

“当然,还得感谢当事人的信任,没有信任,一切都走不下去。”李金华笑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净媛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相关文章

  • 城事|清明航空出行热:国内及出入境客流双旺

    【来源:上观新闻】2025年4月4日,上海两大机场迎来清明假日出行高峰。当日,国内航线执行航班约1.2万班次,国内航线民航旅客量预计超14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7%。4月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迎来清明小假期节前出行高峰,旅游、祭扫、探亲、商务等人群叠加,全天航班上座率创近期新高。“我们这几年都是清明假

    2025-04-05 01:28:00
  • 10人就餐,其中8人饮用白酒,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肖剑被撤职,官方披露详情

    4月3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贵州燃气集团毕节燃气公司原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肖剑安排公务接待违规饮酒问题。据通报,2024年11月21日,贵州燃气集团毕节燃气公司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结束后,毕节燃气公司在食堂接待参加活动的相关单位人员,肖剑等10

    2025-04-04 09:29:00
  • 多项惠民新政力度空前 南京出台“房七条”稳定房地产市场

    央视网消息:3月31日,南京出台了包括全面取消限售在内的七个方面政策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环比分别增长0.6%、0.7%、0.5%,连续三个月实现全国领涨,回稳势头不断增强。此次南京出台的“房七条”,多项惠民新政力度空前。主要包括:全面取

    2025-04-03 17:43:00
  • 高速公路车流量锐减与通行费收入下降双重冲击,现代投资2024年净亏3.41亿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4月2日晚间,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投资”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6.28亿元,同比下降3.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下降37.20%。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5.18亿股

    2025-04-03 15:04:00
  •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火爆流量多是假象!

    “2025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就能存够80万元!”“孩子该交学费了,看我摆摊一天把一个月1000多元的学费挣出来。”“摆摊日常,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称“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的博主,并在其账号主

    2025-04-03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