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到古代诗人描摹下雨的声音的优美文字?小话诗词首推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和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因为前者用“润物细无声”来传达听到雨声的喜悦,可谓无声胜有声;后者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来形容密集的、非治愈的、连绵不断的雨声,将人生如听雨境界推向极致。
换句话说,古诗词里的雨声有多好听?杜甫听了一整夜,蒋捷用尽了一生去倾听雨声。那么他们笔下的雨声到底有多美呢?那就跟随小话诗词的文字一起细细倾听吧。
先看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雨声
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可以说得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歌。诗作读来朗朗上口,不管是在启蒙读本的唐诗中,还是在语文教科书中,这首诗历来都是杜甫诗作中被入选的诗歌之一,也可以说《春夜喜雨》这首诗是杜甫诗中的名作。
《春夜喜雨》是杜甫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的一首诗,当时诗人居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因为诗人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一路流寓到成都暂时定居。
此时杜甫已年近半百,从长期颠沛流离中得到定居,开始了暂时平静的田园生活,诗人的心情也是恬静闲适的。
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描写了春夜喜雨的美妙情景,是写雨诗中非常精彩的一首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原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题“春夜喜雨”四个字,不光写出了诗作的季节和时间,也表现出了诗人的情感:“春夜”表明这是春季的某一个晚上;“雨”是说在这天晚上下起了春雨;而“喜”字,是诗人情感的外露。
诗题中“喜”字是诗人对春雨的及时到来表现出的欣喜之情,这个“喜”字是定位全诗表达主旨的关键字。全诗都是围绕着诗人对春雨的欣喜之情进行的描写,并在春雨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
(一)首联中的春雨
在诗作的首联,诗人就按耐不住地赞美了这场及时的春雨。因为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滋润和浇灌。
俗话说的好“春雨贵如油”,一场及时的春雨可以让植物得到滋润,尤其是春雨对田地的庄稼的生长尤为重要。
所以诗人面对这场及时到来的春雨,心情是按耐不住的欣喜。诗人用了一个“好”字赞美这场春雨。
因为诗人认为春雨好像也懂得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一样,所以诗人说这是一场“知时节”的春雨。诗人在这里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明显把雨水拟化了。
尤其是首句中的这个“知”字,用得非常好,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这场春雨的及时而来,可以说将春雨的形和神都兼顾到位了。
(二)颔联中的雨声
颔联写春雨的绵柔和细密,是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进一步描写。这两句仍然用的是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潜入夜”是写春雨的绵柔,突出了春雨的形;“细无声”是写春雨的细密,突出了春雨的声。
这两句将春雨的形和声做了细致的描摹,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杜甫笔下的春雨的话,这个词语就是“有形无声”。
这不由得让人记起了当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散文《春》里对春雨的描写: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笔下的春雨正具有绵柔、细密的特点,朱自清描摹春雨的句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突出了春雨的形态特点。用朱自清的句子可以很好地体现、诠释杜甫诗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形和声的特点。
“潜入夜”和“细无声”,在诗意上形成了互相配合、互相照应。这两句诗不仅表明那春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春雨是有意滋润万物生长的,这是一场及时而来的春雨。
颔联中“潜”、“润”、“细”三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这场春雨的特点。在诗人的眼中,这场春雨之所以好,就是因为春雨滋润万物的及时。
仔细品味诗歌,诗人欣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春雨好像善解人意一样,偏偏选择在晚上下起来,他既不耽搁白天人们的劳作,又在晚上静悄悄地下起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还写明了春雨的行踪,也写明了春雨的作用,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诗人的欣喜之情。
诗人这种欣喜不已的情绪,将首联中的情感旋律延续着、加强着,颔联这两句在全诗的章法和行文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颈联中的雨夜
颈联是诗人从视觉的角度去描写雨夜的景色。诗人放眼望去: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亮的,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天空中的云一样黑,这两句写出了雨夜的景象。
颈联这两句先写环境,此时的夜晚一片漆黑,而诗人所在的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前的渔船里,船中的渔火独明。
“江船火独明”是诗人对渔火的特写,渔火和黑夜形成了色彩鲜明的对比,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更加突出了夜晚的漆黑。
在颈联中,诗人通过对夜晚和渔火的明暗对比,勾勒出雨夜的景象。在漫天密布的黑色雨云之下,只有一点江船渔火明亮着。这一点江船渔火寄托着诗人对这场春雨盼望和期待的感情。
颈联的诗句意象,也为尾联中诗意的递进和诗人情感的升华做好了意境上的衬托和铺垫。
(四)尾联中的雨声,无声胜有声
尾联是写诗人想象中的雨后拂晓的锦官城里的景象。诗人紧扣诗题《春夜喜雨》的喜悦心情,写想象中的雨后清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
好雨下了一个晚上,万物就都得到润泽,第二天云消雨停,大自然是一派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最能代表春色的花,在雨后更加娇艳了、更加光彩了。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因为成都自古以来就有养殖桑蚕的传统,成都的织锦业由此也很发达。
所以,自汉代开始,朝廷就在成都设立锦官来管理桑蚕和织锦业,所以后来就把成都称为“锦官城”。成都出产的蜀锦历来都是宫廷的贡品。
尾联中的“红”、“湿”、“重”三个字用来描写雨后的花朵,这三个字精炼传神,精准地描绘出被雨水沾湿的花朵的颜色与姿态。
春天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季节,万紫千红的花朵将春天装扮的绚丽多彩。而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儿经过一夜雨水滋润和洗涤,花瓣上的尘土被冲刷的干干净净,愈加显得娇艳。
清晨的花儿,花瓣上还有点点雨珠,犹如露水一样晶莹剔透,万紫千红的花朵上点点的雨珠,使得花瓣愈加显得娇嫩。
因为花瓣上沾着雨滴的缘故,所以诗人展开想象:他想着等天亮到锦官城里去看花,他放眼望去,整个锦官城的花儿愈加的娇嫩,鲜艳的花儿将整个锦官城装扮的焕然一新。
锦官城内外,繁花似锦,万紫千红,湿润丰满,春色盎然,大自然到处充满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在诗人眼中,锦官城焕然一新的面貌都是因为这场知时节的春雨,诗人在尾联表达出了对春雨的赞美之情,这是诗人对春雨欣喜之情的升华。此时诗意又与主题紧密的扣合在了一起,景情交织,水乳交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想象中的锦官城的春色是色彩清丽明艳的,诗人通过想象也生动地展现出春雨后锦官城明媚娇艳的景色和诗人的喜悦的心情。
再看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雨声
这首词太让人破防了,或许每一个读到《虞美人·听雨》的人,都会不约而同、不由自主的发出“初读不解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的感慨。
这首词只有56个字,全词没有任何的铺叙,就将词人一生的时间跨度和人生起伏概括了进去,这是本词最大的特色。
词人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人生不同时期的“听雨”画面,以不同时期不同的“听雨”感受展现了词人的历程。
三个画面,就是三种境界,也是三种人生。随着一帧帧画面的展示,词人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的升华也展现了出来。
蒋捷《虞美人·听雨》原词如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是很有名的一个词人,他因为《一剪梅》中的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还得到了一个“樱桃进士”的雅号。
蒋捷的这首《虞美人》,以时间渐进式的顺序,用三个极具动感的画面概括了词人一生,这三个画面就是少年时听雨、壮年时听雨和暮年时听雨的三个场景。
(一)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描写的是词人少年时听雨的场景。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人,咸淳十年中进士。蒋捷的先世为宜兴豪门世家,他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可以说他的少年时期是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
那时的他是翩翩少年,酒宴歌舞、飞鹰走马的是他生活的常态。所以他少年时就在歌楼上听雨,歌楼中那浪漫的盏盏红烛盏盏,富有情致的罗帐,给人营造的是一种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视觉效果,让人觉得词人是在表现一种富足安适的生活状态。
这时的听雨是在歌楼上,红烛和罗帐的环境渲染,再加上一个“昏”字,形象、逼真地把词人少年时的生活状态勾画了出来。
这样的生活不正是《花间词》中描绘的“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的真实写照吗?
其实不然,如果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那么对词意的把握就是不准确的,没有达到词人所要表达的对人生状态的深刻理解。
这样的画面展现出来的也不是一个翩翩公子在歌楼听雨的奢华生活的表象,他所希望揭示的应该是透过奢华表象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生命的活力,表现生命的蓬勃、朝气与希望。
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词人在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塑造了一位翩翩少年在歌楼听雨的形象,而是通过这个听雨少年的形象,用表面的奢华生活来揭示生命的张力与活力,也就是生命中的那种朝气蓬勃的向上的状态。
蒋捷出身豪门世家,从小就过着十分富裕的生活,所以才有“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青春时光。
蒋捷的《虞美人》以少年听雨的方式开头,并不是为了高调显示他的出身、他的家世,他的奢华生活,而是为了与后面的境况形成强烈的对比。
尽管这样的生活充斥着词人的少年时代,但与忧愁悲苦是没有任何关联的,词人着力渲染的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青春风华。
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少年时光为铺垫,为的是衬托出后面听雨的凄凉场景。
(二)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描写的是词人壮年时听雨的场景。
如果说蒋捷在第一幅听雨的画面中,词人着力表现的是未遭受任何挫折与痛苦的单纯生命的萌动与美好,要表现对少年时代的生命活力的话,那么接下来第二幅画面中,听雨的场景来到了客船上,词人着力表现的是中年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
蒋捷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生于巨族,家风淳厚,从小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入世情怀。正当他高中进士,展现自己的才华,施展自己的抱负时,时代却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已经由宋入元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对蒋捷来说无疑是命运的转折,他的一纸进士文凭在这时候已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入元后,蒋捷拒绝了入仕的机会,一直这寓居飘零的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借由“客舟”表达出词人颠沛流离、漂泊无根的凄苦生活。
而重要的是“断雁叫西风”,词人以雁自喻,表达了自己犹如一只失群的孤雁,无论如何哀鸣,也无人能理解自己内心的凄苦。
少年时期的他过的是“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欢快生活,而南宋成为过去时的现实却成了压垮词人美梦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后,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成为了词人的人生常态,于是他过上了如同词中描述的“听雨客舟中”这样不安稳的漂泊生活,可以说,蒋捷的后半生一直处于这种漂泊流离状态。
壮年的蒋捷,飘零寓居,有一种人生如寄的孤寂与感伤,他的人生也面临着新的烦恼和艰辛,只有无奈地作出选择,选择一种现实中被放逐,心灵上也被放逐的生存状态。
泛舟江湖,客船听雨,不仅是词人对生命的磨砺,更是词人对人生的一种探索,这是人生的境界,至此才走向宽阔,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烦恼与忧愁会时时相伴,但这种出走还是值得的,因为这是词人自己选择的道路。
(三)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是词人暮年听雨时的场景。
由少年到中年 再到晚年,这一路走来,词人蒋捷已经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独自坐在僧庐下聆听夜雨声。
凄凉的晚景,萧索的处境,悲凉的心境, 在这听雨的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词人经历了繁华的少年时光,也经历了繁华落尽的中年沧桑,更是经历了形格势禁、独处僧庐的孤独与寂寞。
他心中的痛苦、压抑和无助是可想而知,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沉浮荣辱的人生际遇让词人蒋捷充满苦痛和无奈。
但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不同的生命历程,使得词人对人生和生命有了高度的认知和深刻的体验。
回顾自己走过的一生,少年时的繁华犹如过眼云烟,短暂而美好,但穷困潦倒、漂泊流离才是真正陪伴词人走过大半生的人生常态。
经过这样的比照,词人不由得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的饱含着沧桑与无奈的感叹。
暮年的听雨场景,词人剔除了华丽的辞藻与生僻的字义,落其华而实,用明白如话的字眼徐徐道来。
透过画面,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风浊残年的老人,在僧庐里坐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是一幅清冷的画面,此人没有写愁,而愁情却早已弥漫在了读者的心头。
同为听雨,少年时代轻歌曼舞,词人不知愁滋味;壮年时世事沧海桑田,词人不得不以客舟为家,漂泊漫游于江南水乡;暮年仍游历江湖,寄居僧舍,孤寂潦倒,无限悲凉,却是欲说还休。
细品境界的《虞美人》一词,词人以个人际遇为切入点,呈现出了三幅具有典型画面特征的场景。这是词人一生三个阶段的生活体验,也是精神探寻的三种境界。
三幅具有典型画面特征的场景用听雨这一事件贯穿其中。而听雨时的地点与方位又非常巧妙地融合在听雨的场景中,展示了词人极高的艺术手法。
词人先截取的是一幅歌楼上红烛罗帐的旖旎画面,展现了他青春年少时的欢乐时光。“少年听雨歌楼上”,正值青春年华的词人蒋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对快乐的追寻正是词人一生中最美好最惬意的时光,因而对此时听雨的情景,词人用了一个“上”字,正好与词人此时的生活情境契合。
在而立之时科考中进士,正还没来得及展现才华、施展抱负之时,历史的影像册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他成为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缩影。
飘零寓居、泛舟江湖,客船中听雨是词人截取的第二幅画面。这也成为了词人壮年时期的生活常态,词人正值壮年,却无法有所作为,在孤舟中漂泊他乡,当年“红烛昏罗帐”的美好时光已逝去。
飘零寓居的生活,让词人惟有感时伤怀。词人看到迷蒙的云雾与辽阔的江面相接,失群孤雁从天边传来凄厉的哀鸣,他在客船中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感受着冷雨夜的冷清与凄凉,心境是何等的愁苦悲凉。
蒋捷此时的人生是彷徨与孤独的,但此时的处境与暮年相比,还未到达极端孤寂的境地,因而对此时听雨的情景,词人用一“中”字,也是贴合词的意境与词人的心境的。
人生如梦,往事如烟,风雨之中细细追寻。僧庐下听夜雨是词人截取的第三幅画面,展现的是一个鬓发斑白的老者在僧庐下倾听夜雨的画面。
词人由少年的浪漫,壮年的流离,写到暮年尝尽悲欢离合,两鬓染霜,寄居僧庐。少年的欢乐早已消亡,壮年的愁恨也已远去,剩下的只有当前处境的孤寂和心境的萧索。
两鬓霜花,年华逝去而壮志空成,客居僧庐中的词人更觉孤寂,他的情感到达了痛苦的极点,悲欢离合的无情,词人早已用其一生体味到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的词人,不仅两鬓霜花,而且是形单影只,大半生飘零寓居的岁月,到如今的寄人篱下,他已经尝遍了人生悲欢离合的滋味,词人此时的处境是孤寂的。
词人走过的人生足迹,经历过的心路历程,感受过的情感体验,最终都凝聚在这样一位僧庐听雨的风烛残年的词人的形象中,此时的他心如止水,他平静的心再也泛不起涟漪,因而他能够彻夜不眠地听着檐前滴滴答答的雨声一直滴到天明。
词人为什么彻夜难眠呢?因为他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并没有得到解脱,他也做不到完全放下的心态,词人只是将表达愁情的方式换成了僧庐听雨而已。
这另一种形式的愁苦,是情感的内敛与深化。因而对此时听雨的情景,词人用了一个“下”字,是非常妥帖的,这也与词人风烛残年、每况愈下的境遇和心态是一致的。
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夜雨声,表面上却似乎无动于衷,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结语,似乎表现了词人一切皆空、万念俱灰的淡漠。
但透过语言表层,这“一任阶前”的背后是词人无法听任、无法言说、也难以去怀的表现。淡淡的一句“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实则深寓着悲壮,隐藏着极其强烈的感情和更深层的痛苦,这是掩藏在词人心灵深处的痛苦。
一夜听雨至天明,这是心有所思夜不能寐者的痛苦,点点滴滴的雨不仅打在阶前,更敲打在词人的心头。
纵观全词,词人无非是在摹写自己所经历的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心情。
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的人生际遇让词人蒋捷充满痛苦和无奈。但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不同的生命历程,使得词人对人生和生命有了高度的认知和深刻的体验。
蒋捷不同生命时期的听雨场景,雨中曲是他不同时期的心声,这三次听雨的场景其实也是词人用心路历程与情感体验挥洒出来的三幅绘声绘色的画面,更是对人生的体悟。换句话说,这首词中的三次听雨的感悟其实也是对人生三种境界的体悟。